126家险企偿付能力下滑 13家不达标 保险业未来增资发债或仍将维持高位
财联社11月10日讯(记者 夏淑媛) 据财联社记者统计,家险截至11月9日,企偿共有171家保险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力下其中包括74家人身险公司、不达标保84家财产险公司、险业14家再保险公司。未增维持
整体来看,资发债或保险业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高位披露报告的家险172家保险公司平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4%,平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66%。企偿
值得注意的力下是,尽管保险业风险总体可控,不达标保但65家人身险公司、险业61家财产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了下滑,未增维持且有13家险企偿付能力不达标。资发债或其中人身险公司6家,分别是华汇人寿、中韩人寿、渤海人寿、三峡人寿、百年人寿、合众人寿;财产险公司7家,分别为安心财险、富德产险、阳光信保、前海财险、华安财险、渤海财险、都邦财险。
据悉,今年初,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对险企偿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表示:“偿二代二期工程对资本的认定与要求更为严格,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会受到影响。可以预期,未来保险公司发债和股东增资将可能维持在高位。”
6家人身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C,公司治理、操作风险等原因致偿付能力不达标
“风险综合评级”是险企偿付能力达标的必要条件。按照新规要求,衡量偿付能达标与否的指标包括3个: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风险评级。其中,风险评级必须要达到B以上,才算达标机构。
截至11月8日,除了天安人寿、华夏人寿、和谐健康、大家人寿、大家养老、富徳生命、君康人寿、中融人寿、昆仑健康、前海人寿、珠江人寿、上海人寿、恒大人寿13家险企之外,共74家人身险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值得注意的是,在披露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74家人身险公司中,弘康人寿、信泰人寿两家险企仅公布偿付能力充足率,并未披露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
从各家险企披露的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结果来看,AAA类公司4家、AA类公司9家、A类公司4家、BBB类公司11家、BB类公司26家、B类公司12家、C类公司6家。
具体来看,华汇人寿、中韩人寿、渤海人寿、三峡人寿、百年人寿、合众人寿6家险企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为C。
其中,华汇人寿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因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尚未完成,作为操作风险较大的公司,风险综合评级结果由B类降为C类。
中韩人寿二季度评级结果变化的主要原因是偿付能力充足率下降导致可资本化风险指标得分较低。
渤海人寿2022年一季度和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均为C,公司主要风险来自于公司治理等方面。在2022年第三季度,渤海已针对主要风险状况组织相关部门分析风险成因、制定整改计划,并跟踪整改进展,逐步提高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综合评级。
三峡人寿面临的主要风险是偿付能力仍然承压,公司战略、经营管理等受到一定限制,SARMRA监管现场评估意见书提出的整改要求还在持续贯彻落实中,整改效果还未全面实现。
百年人寿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结果为C类主要由于操作风险中公司治理方面。公司正在根据监管要求积极推进公司治理相关问题整改工作。
合众人寿二季度偿付能力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的主要原因为操作风险较大所致。
与上述6家险企表现相反的是,17家保险公司二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A类。其中、阳光人寿、中英人寿和恒安标准4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AAA,太保寿险、、友邦人寿、平安健康、中宏人寿、交银人寿、中德安联、同方全球、工银安盛9家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价为AA,太平人寿、中美联泰、光大永明、华泰人寿4家风险综合评价为AA;其余49家人身险公司风险综合评价均为B类。
表1 74家人身险公司三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及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
2家财产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D、5家为C,外资风险综合评级普遍优于中资
截至11月8日,除了3家公司之外,共84家财产险公司披露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
在披露2022年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的84家财产险公司中,中石油专属保险、东海保险、珠峰财险、长安保险4家财险公司仅公布偿付能力充足率,并未披露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
从各家险企披露的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来看,6家公司被评为AAA类;10家公司被评为AA类;5家公司被评为A类;12家公司被评为BBB类;23家公司被评为BB类;17家被评为B类;5家公司被评为C类;2家被评为D类。
具体来看,目前在偿付能力不达标公司中,最严重的还是3个指标均未达标的安心财险,公司已经连续多个季度风险综合评级为D类。在偿付能力报告中,安心财险表示,公司目前主要面临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短期健康险、车险等主要业务基本停滞,流动性压力较大等风险。
从披露的报告中可以看到,安心财险三季度由盈转亏,实现净利润-1.04亿元,故今年前三季度,安心财险合计实现净利润-0.49亿元,保险业务收入-0.176亿元。
都邦财联则因为操作风险、公司治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近两期风险综合评级均为D类。
安心财险、都邦财险之外,富德产险、阳光信保、前海财险、华安财险、渤海财险5家公司被评为C类,在偿付能力报告中,6家公司也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回应了解决方案。
渤海财险在在偿付能力报告中披露,公司连续两个季度评级为 C,主要因偿付能力充足率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公司正在推进资本补充工作。
富德产险在偿付能力报告中表示,公司最近一期公司治理监管评估等级为E级,根据调整后的保险公司风险综合评级评价标准,公司风险综合评级为C类。据富德财险披露,2022年6月,公司召开股东大会明确了公司临时负责人,并形成了一系列关于公司各条线管理及风险排查的决议,后续将对公司存在的问题及潜在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寻找解决方案。
阳光信保于2021年启动了全面战略转型工作,退出融资类业务,并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产业发展方向和实体经济需求,探索新产品、新业务。在公司新的战略目标和战略规划下,短期内业务尚未形成规模,战略转型成效尚未充分体现。
前海财险由于受最新风险综合评级评价调整、偿付能力充足率指标的影响,公司评级结果调整为 C,目前,公司就主要失分点和存在问题制定整改计划落实整改措施。
华安财险则对重点风险综合评级指标开展定期监测分析,建立督导整改机制,从源头加强风险预防效能。
与被评为C类或D类的公司相反,安信农业、东京海上、凯本财险、日本财险、三井住友和美亚财险6家公司被评为AAA,这些公司普遍业绩优异,虽然规模不大但盈利能力较强。值得关注的是,6家公司中,除了安信农险为中资公司,其他5家均为外资险企。
而中远海运、劳合社、鑫安汽车、紫金财险、三星财险、爱合谊、中原农业、太保财险、苏黎世和国寿财险被评为AA。
大地财险、锦泰财险、利宝互助、阳光农业和华农财险5家公司评级为A,这些公司多数都其经营特色,经营效益不错。
表2 84家财产险公司三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及最新一期风险综合评级
126家险企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下滑,保险公司增资发债将维持高位
今年初,偿二代二期规则实施,对险企偿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总体来看,除了13家偿付能力不达标的公司之外,不少公司在执行偿二代二期规则时一样面临一定的压力。据财联社记者统计,65家人身险公司、61家财产险公司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及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均出现了下滑。
业内人士表示:“除了偿二代二期倒逼这一主要原因外,随着业务发展带来的资本金消耗,部分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出现不同程度下滑,也是险企积极补血的另一原因。”
在此背景下,年内保险行业资本补充动作频繁,多家险企开启了“补血”计划,通过增资、扩股、发债等方式引入资金。据财联社记者统计,仅2022年上半年,保险业增资发债金额已经突破千亿元大关。
在三季度偿付能力报告中,多家保险公司也透露了增资发债计划。例如,渤海财险表示,公司正在推进资本补充工作,一是推动增资引战,配合潜在意向投资者开展进场尽调工作;二是推动发行次级定期债。
中韩人寿引战增资已于7月得到监管批复,公司预计三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将大幅提升,可资本化风险指标得分情况也显著好转。
都邦财险披露,公司也于近期增资资金已到位,待批复后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将有较大幅度提升。
至于未来保险公司发债和股东增资是否会维持在高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认为:“偿二代二期工程对资本的认定与要求更为严格,几乎所有保险公司都会受到影响。因此,可以预期未来保险公司发债和股东增资将维持在高位。”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8月,央行会同银保监会下发《关于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保险公司发行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的相关细则,为完善保险公司资本补充机制开辟新渠道。
华创证券研报指出,相较于增资扩股和发债,增资扩股不仅取决于股东意愿,审批流程相对较长,也出现过增资计划未能获批和增资额缩水的情况,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也存在一定门槛。而永续债具有融资成本低、审批流程短、偿还期限由发行人确定的特点,加之不会稀释股权,对未来保险公司拓宽融资渠道是比较有益。未来,险企应积极通过发行永续债来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补充资本金。
相关文章:
- 人民银行条法司副司长谢丹:优先以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化解金融风险 实现处置成本最小化
- 澳煤受阻,蒙煤是否能挑起进口焦煤的大梁?(上:蒙煤资源篇)
- 苹果公布新专利 可召唤车辆接载用户
- 清明节假期安排:港股4月4日开市,4月5日休市
- 央行、银保监会:延长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过渡期安排,阶段性优化房地产项目并购融资政策
- 深圳一季度集中启动245个投资项目 机场三跑道扩建工程在列
- 闭店整改!疫情防控不到位,我爱我家等7家中介机构被通报
- 国泰君安:维持康师傅收集评级 目标价14.90港元
- 北京大学孙祁祥:保险公司可以尝试开发新市民综合保障保险,由新市民自己组合搭配
- 教育部:鼓励高校将体育课程纳入研究生教育公共课程体系
- “靠银行吃银行”,陈大林被开除党籍
- 三甲医院医保飞检曝出重重问题,原院长涉嫌受贿3000多万,心内、骨科成监管“风暴眼”
- 上海国际再保险中心建设迎规划指引 再保险“国际板”启动 解决再保险跨境交易痛难点
- “囤健康”为何成为年轻人刚需
- 工信部叶猛:工业软件对推动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和数字化变革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小米Q3仍未回到正常增长轨道,王翔:高端战略速胜的想法是不正确的
- 干啥啥不行,卖壳第一名!乾景园林的第三次卖壳,是A股最奔放、最没有下限的割韭菜行动!
- 国家能源局:截至10月底全国累计发电装机25亿千瓦
- 押注美联储加息周期即将见顶 美元空头头寸升至一年多新高
- 未婚者或可持身份证办理生育登记!这个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