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牛商标战6年未休:面临超3亿赔偿,中国红牛仍将上诉

近日,红牛红牛就广东红牛及相关公司被判赔2.19亿元一事,商标上诉中国红牛在“红牛”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战年中国声明》,称“该判决为一审判决,未休并不意味着该判决立即生效。面临”中国红牛可能会继续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超亿

商标权争夺战打了6年,赔偿自2016年开始,红牛红牛泰国天丝就与华彬集团因“红牛”商标、商标上诉外观包装等问题多次对簿公堂,战年中国并展开激烈的未休市场争夺战。

中国红牛面临合计赔偿已超3亿元

5月7日,面临广州市天河法院就泰国天丝(泰国天丝医药保健有限公司)针对由华彬集团全资控股的超亿三家公司(华彬三被告)——广东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珠海红牛饮料销售有限公司、赔偿广州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红牛红牛和广东永旺天河城商业有限公司侵害商标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华彬三被告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立即停止使用含有“红牛”字样的企业名称,同时判决华彬三被告连带赔偿原告天丝公司经济损失2.19亿元。

天河法院认定,自2016年10月7日起,华彬广东红牛公司在其生产的红牛饮料罐体、包装箱以及生产厂区依然使用红牛商标标识,华彬三被告销售上述红牛饮料行为,已构成对天丝公司红牛注册商标专用权的侵害。

此前,2021年12月31日,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由华彬集团全资控股的三家公司(华彬三被告)——红牛维他命饮料(江苏)有限公司、北京红牛饮料销售有限公司、杭州红牛饮料有限公司,侵害天丝公司红牛注册商标专用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判决华彬前述三被告和杭州联华华商集团有限公司立即停止生产、销售“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并判决华彬三被告立即停止使用含有“红牛”字样的企业名称并限期变更企业名称,同时,连带赔偿原告天丝公司经济损失1亿元。

至此,两地合计判华彬红牛赔偿逾3亿。而此次广州市天河法院判出的2 亿多赔偿金额,是华彬集团自红牛系列商标纠纷以来收到的最大罚单。

一审判决结果出来后,华彬方面发布《关于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声明》,称“该判决为一审判决,并不意味着该判决立即生效。”据悉,华彬方面将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而在广州天河法院和浙江省高院作出判决前,2019年11月25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对“红牛”系列商标权属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驳回华彬集团实际控制的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即红牛维他命)的全部诉讼请求。后红牛维他命上诉至最高人民法院。2020年12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就“红牛”系列商标权属纠纷一案作出终审判决:驳回中国红牛上诉请求,维持一审原判。

广州市天河法院经审查认为,最高法于2020年12月21日作出的终审判决,明确泰国天丝公司享有红牛系列商标注册商标专用权,该案的再审审查程序并不影响原判决的效力。经过商标局备案的最后一份《商标许可合同》约定的天丝公司对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的商标许可使用期限至2016年10月6日止。在商标许可使用期限届满后,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已无权继续使用涉案红牛系列注册商标。

实际上,自2016年8月以来,泰国天丝与华彬集团就红牛商标使用权和不正当竞争等问题的纠纷案件已超过20件。如果华彬方面继续提起上诉,该事件短期内仍不会出现最终结果。

商标纠纷战长达6年,合作期限成谜

红牛饮料源于泰国,由天丝集团创立,天丝集团是由泰籍华人许书标于1956年成立。1993年许书标受邀来华发展,在其祖籍所在地海南省成立了海南红牛饮料有限公司,并首次在国内使用中文“红牛”命名。

1995年,为了进入中国市场,泰国天丝与华彬集团合作设立红牛维他命饮料有限公司(即红牛维他命),拥有红牛商标在中国的经营权。华彬集团是由中国商人严彬1984年在泰国创办。

经过20多年的发展,中国红牛已成长为国内头部功能型饮料品牌,年销售额在高峰时曾达到了230 亿元。

但是从2016年开始,双方友好关系戛然而止,并开始了长达六年的商标纠纷战。

2016年10月,泰国天丝向中国红牛发起商标侵权诉讼,理由是在双方约定的授权到期后,红牛维他命仍然生产销售红牛饮料属于商标侵权,要求其停止使用“红牛”品牌。

中国红牛则提出,双方曾签订《协议书》,约定合作期是50年,现在还没有到期。而泰国天丝方面则表示经营期限为20年。

这场商标纠纷战的核心就是围绕20年还是50年的合作期限。

然而2020年12月31日,最高人民法院做出判决,认定因“红牛公司未能提供协议书(即50年《协议书》)原件”而认定该协议“真实性存疑”,驳回了中国红牛的上诉。

不过在今年2月,中国红牛方面宣称已经取得“50年协议书原件”,并已正式向最高法提交此协议书原件,作为案件再审审理的重要依据。此前,由于时代久远,这份50年协议原件一直没有找到,2018年4月,该协议复印件才被公之于众。

5月12日,中国红牛在《关于广州天河区人民法院一审判决的声明》中再次提到,根据1995年11月10日签署的50年《协议书》约定,中国红牛享有在中国境内独家生产、销售红牛饮料的权利,有效期限为50年(自1995年11月10日至2045年11月9日)。同时,在50年协议基础上,设立中国红牛时,合资合同中约定泰国天丝向中国红牛提供商标、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产品上的商标是合资公司资产的一部分。围绕中国红牛的这两项核心权利,深圳前海法院以及深圳国际仲裁院相关案件均已开庭,不日即将判决或裁定。

中国红牛还将上诉,双方或继续深陷内耗

同时,中国红牛与泰国天丝方面在产品市场上也展开较量,目前,市场上常见三种红牛,分别为:红牛维生素功能饮料、红牛安奈吉和进口版的泰国红牛维生素风味饮料。前者为华彬方面的产品,后两者为双方纠纷以来泰国天丝方面在中国推出的产品。

三款产品包装极为相似,消费者一般很难分辨得清楚。其中,2020年,泰国天丝授权广州曜能量与合作,授权后者在长江以北推广销售红牛安奈吉,根据养元饮品2021财报显示,功能饮料销售收入为1.93亿元,同比2020年增加235.66%。

而根据华彬集团去年12月30日披露的数据,该公司销售订单额锁定218亿元,交货额221亿元,同比2020年增长4%。

但随着市场变化,“红牛”在中国整体的空间正逐步缩减。

同为功能性饮料的已于2021年5月27日登陆上交所主板。数据显示,2021年,东鹏特饮在我国能量饮料市场销售量占比由27%上升至31.7%,成为我国销售量最高的能量饮料,销售额市场排名第二。

同时,国内功能饮料市场新玩家不断,魔爪、安利XS饮料、统一够燃、元气森林外星人等纷纷加入功能饮料的行业。

虽然如果中国红牛继续上诉,该商标纠纷还无法迎来最终结果。这意味着,双方还要持续内耗下去。而近几年来,连续的侵权诉讼,已使中国红牛和泰国天丝不断消耗,市场地位面临较大的竞争压力。